◆ 2015 關西楓魅京都遊趣 ◆
日期 2015/11/24~2015/11/28 五天四夜
長榮航空 高雄小港機場 →大阪關西國際空港
2015年11月參與了旅遊團到日本關西,京都的一些賞楓名勝景點去走走 ,
畢竟一直以來還沒有看過一棵茂盛的紅葉楓樹,更別想說是滿山的紅葉,
出發前一個月左右開始注意起紅葉前線的資訊,由於暖冬預料楓況不佳,
出發前一星期左右接到正確的行程,和住宿的飯店,才知道我們住很遠。
台灣的旅行團因搶不到京都就近的住宿飯店,我們還跑到神戶去住了幾天,
雖然要花很多時間在兩地之間跑來跑去,卻也意外的觀賞了神戶港的夜景。
旅行的第二天中午,我的相機就掉地,心情也大受影響,
幸好只是鏡頭的鏡片摔裂,機身和其他各種操作都正常,
本篇照片只好相機和手機混合來運用,大家就加減看囉。
好不容易出了機場,第一站奈良東大寺,建於八世紀奈良時代的佛教建築,
五十公尺高的木造整棟主建築大佛殿,仍是全世界上稀有的人類文化遺產,
看到如此巨大的木頭樑柱,真的很佩服古代人的建築智慧,讓人嘆為觀止。
而東大寺也位於「奈良梅花鹿公園」內,公園內約有1200頭的野生鹿群,
自古以來一直以奈良公園為棲身之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餵食梅花鹿,
來個小鹿亂撞來增加一些旅行的樂趣,導遊說這裡的鹿越來越不客氣了。
接著我們從奈良要回到京都祇園,看了看時間心裡也開始滴咕起來,
這樣安排的行程,大概只夠在祇園吃個晚餐,然後回到琵琶湖住宿,
晚餐安排在「八坂神社」裡面的一家相撲火鍋餐廳,配合團體用餐,
時間上受到餐廳掌控,一行人在「八坂神社」內到處拍拍不敢亂跑。
對於京都祇園算是舊地重遊了,原以為會有多一點的時間停留,
好讓我自遊散策去,還做了一點點小功課,看來是白費力氣了,
團體的旅行活動,自己還是不要想太多,開心的跟著走就對了。
在茲賀縣琵琶湖南邊的「大津王子大飯店」 38層樓,540 間客房,每間都面向琵琶湖,
飯店有怡人的湖畔風景,周邊還有大型超市藥妝店,有興趣的捧友可點一下飯店連結。
印象中通常跟團旅遊活動的住宿飯店,都不會太差,尤其包肥的早餐,讓人吃得盡興。
這一天的賞楓行程安排的有三千院、南禪寺、東福寺、伏見稻禾大社,
每個賞楓名勝景點到處人山人海之外,今年的紅葉楓況真的很不理想,
稀稀疏疏、三三兩兩,暖冬的現象讓楓紅沒有火力集中,減少了盛況。
倒是來到了東福寺的通天橋下,整個小山谷染滿了紅葉,
終於有看過一棵茂盛的紅葉楓樹了,而且是整個小山谷。
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到了楓葉,才知道日本楓葉那麼小。
有時候在鄉野間,偶然遇上一棵漂亮的銀杏,也會吸引很多人停留的目光。
跑了很多行程之後,來到今日的最後壓軸「伏見稻禾大社」,
除了天空下起了綿綿的細雨之外,冬季的天色也暗得特別快,
好不容易平靜的心情,又開始啐啐唸了,來這裡是要摸黑喔,
在天雨天黑的情況下,隨意拍了幾張照片,便草草收工了事,
期待「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紅色大隧道也泡湯了。
「清水寺」初建於公元 798 年,為京都最古老的寺院,不管春櫻或秋楓,
總是吸滿山的人潮來朝聖,對我們來說也是算是這幾天賞楓行程的大戲,
從「八坂神社」沿著古道小徑,經過「高台寺」,上坡來到「清水寺」,
俗稱「京都東山觀光散策道路」,約一點六公里是最具有京都味的古道,
有興趣的捧友可以點一下連結,而我們只走二、三年坂其中一小段步道。
清水寺的楓況也是綠多紅少,有一部份古老的寺院還在大整修中,
但是遊客仍然興趣滿滿,也擠得滿山滿谷,喝個聖水也大排長龍。
清水寺最壯觀的就是「清水舞台」了,有一種闖入拍攝武俠功夫片的場景,
懸空的「清水舞台」由 139 根數十公尺高的圓型巨木,縱橫交錯所支撐住,
從最佳拍攝點的人潮中,拍了幾張照片,這個角度看過來,真是太雄偉了。
離開印象深刻的「清水寺」,乘坐遊覽車再趕往京都的另一邊「渡月橋」去了,
記得上次來「嵐山渡月橋」還是坐火車來的,走過竹林步道、走過「天龍寺」,
那種感覺很舒服,行程上又很完整,這次遊覽車直接開來渡月橋,也太生硬了,
但是看到渡月橋上、河岸老街上、停車場上的人潮,賞楓的旅遊旺季就算了吧。
在遊客團體眾多的地方,難免時間上都受到餐廳的編排和等候,
有的先吃後逛,有的先逛後吃,起碼要翻個兩輪以上才夠應付。
前面說過這次京都的賞楓行程中,還跑來神戶港邊的飯店住了幾天,
除了飽覽神戶港的美麗夜景外,也逛了臨近的MOSAIC 摩塞克廣場,
以及 UMIE MALL 購物中心,這裡也集結了各式餐飲、流行商店等,
很具有東京「台場」的味道,因此也讓神戶港邊,在夜晚增色不少。
知名的「有馬溫泉」是日本的三大古湯以及三大名泉之一,
位於神戶市北部的六甲山地區,食尚玩家也曾經來拍攝過,
老街上除了有足湯體驗外,溫泉老街走來也頗具歷史情趣。
因為這次跟團在京都參加賞楓,所以是從大阪關西國際空港進出,
旅行的最後尾聲,難免又來到大家已經很熟悉的道頓堀、心齋橋,
再次吃了一碗台灣旅客最愛的一蘭拉麵,道頓堀上的大阪章魚燒,
還帶了一盒日本高人氣,也已登台展店的PABLO現烤半熟起司塔,
來慰勞自己在這趟旅行中的辛勞,希望回到台灣後也能儘快吃到。
回顧這篇旅遊雜記的照片,大部份都在臉書中打卡時就使用過了,
文章的感覺也好像把當時的打卡動態,再重新整理串連起來似地,
旅行中難免有些意外,或是行程不夠完美,然而這些小小的缺憾,
也造成下次再給它補回來的動力,畢竟能夠出去旅行還是美好的。